思南土家族農(nóng)民守望烏江第一灣。杜京攝
一
思南,仿佛一個夢,一個千年的夢。
從思南回到北京,我常常在寂靜的深夜聆聽心靈與思南山水碰撞的聲音,仿佛聞到了帶著思南泥土芬芳的新鮮空氣,那是山野中清新的味道在我的夢境中彌漫。因為對思南山水的一份摯愛,那清新的空氣也擁有了令人著迷的記憶。
我懷念夢中的峽谷烏江,矗立流淌著千年不衰的思南文化,哺育著思南善良的人民,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鮮活聰慧的生命;我懷念烏江兩岸照亮思南小城的萬家燈火,還有那迷人的夜景;我懷念龍底江畔流連忘返的白鷺,那是思南美麗的信使,在千年風雨里日夜兼程,把天地之間的愿景,撲閃得夢幻成真。
從遵義出發(fā),一路北去。初見思南,清澈的烏江碧如玉帶,繞著小城纏綿而過,江水在暮色中泛起氤氳的蒙霧,帶著幾分南國冬日里的蕭瑟。
“舊說天下山,半有黔中青。又問天下泉,關在黔中鳴?!币髡b著唐代詩人孟郊的動人詩句,我來到思南。淅淅瀝瀝的小雨飛來飄去,我尋訪山溪古村,走在田埂江邊,雖雙腳泥濘,心卻似那飄來蕩去的云霧,濕漉漉、溫潤潤的,溢滿感懷與欣喜。
相比那些熱鬧火爆的景點景區(qū),位于貴州省東北部烏江中下游的思南縣至今還有不少美景村寨、名勝古跡依然悄無聲息地躺在地圖上。生活在這里的土家、仡佬、蒙古、布依、苗、侗、傣、壯、漢等民族和睦相處,多民族文化相融交匯,“自產(chǎn)自銷”的風土人情和民族習俗,讓思南這片文化的沃土繁星璀璨、熠熠生輝。在這片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土地上,多元文化之花競相綻放、爭奇斗艷。
二
一腳踏進郝家灣,感受百年歲月滄桑。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郝家灣古寨,坐落在思南縣板橋鎮(zhèn)小溪河畔一處山坳里,至今仍保留著古色古香的清代民居建筑群。飛檐翹角,青瓦石墻,這里的民居就地取材,采用石灰?guī)r依山傍水而建,建筑十分精致,頗有特色。一條石板鋪成的巷道,將村舍一分為二,一半臨水近綠波,一半山腰攬清風。街巷里的石板坡道上布滿青絲苔蘚,與石頭壘起的院壩圍墻渾然一體。天雖冷,這里的人家卻敞開大門,送來笑臉,想來村民們沒有封閉自己的習慣。
剛走到村口,高高的石頭臺階上,幾位老人正在全神貫注地下棋。想必他們常常在一起對弈,開局彼此都走得很快,但擺好陣勢之后,走一步琢磨半天也是常事。
再往前行,兩位耄耋老人正在唱花燈。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思南花燈,是土家人特有的歌舞藝術,也是中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枝瑰麗奇葩。79歲的陶明老人告訴我:“思南花燈好唱好聽,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會唱?!彼寄匣糇畛跏恰岸宿D”,明末清初演變成三人出場,一男二女叫“雙鳳朝陽”,二男一女叫“雙獅戲球”,也有四人出場的,二男二女,叫“花燈戲”。
滿臉笑容的84歲老人滕建國說:“我唱的是花燈戲里的丑角,反穿皮襖扎腰帶,瓜皮帽子頭上戴?!背蠼堑谋硌莼尚?,幽默風趣?;衾锏牡┙峭悄邪缗b,男子包頭巾,穿花裙,右手執(zhí)綢邊花折扇,左手拿著彩巾,盡興表演。
面對鏡頭,兩位老人扯開嗓門唱起《開財門》。他們的唱腔悅耳,動作優(yōu)美,邊唱邊跳,手舞足蹈,讓人領略到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思南花燈的魅力。思南花燈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風格、燈戲兼容的藝術形式,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
站在山坡上俯看郝家灣,錯落有致,質樸寧靜。一棵民間傳說中的雙叉“神樹”,如今在村民們的心中依然保持著郝家灣第一的高度。
思南“甩神節(jié)”正是源于這棵“神樹”的古老傳說。相傳,古時候板橋鎮(zhèn)有一棵高大奇特的古樹,被民間奉為“神樹”,路人聚于樹下,祈求平安。后來,“神樹”枯倒,夜放光輝,托夢于人,說自己深感寂寞。于是,村里的長者商議,將“神樹”之木雕刻成像,名為“甩神”。村民們與“神樹”約定,每年正月十四,凡人與其同樂,讓“神樹”享受一天俗世快樂。延續(xù)至今的“甩神節(jié)”已成為思南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吸引了游人到此觀光。
山水有神,樹木皆靈。這一天,隱藏在黔東北的小山村郝家灣沸騰了,村民們歡天喜地地來過“甩神節(jié)”。山坳里響起祭樂,號聲綿長,猶如意境深邃的組詩。人們祭祀神靈,歌頌自然,祈愿平安。在上香、拜佛、敬神、祈禱之后,祭司宣布:“請神下位,與民同樂?!币粫r間,“神”被人們團團圍住,甩來甩去,此刻人聲鼎沸,煞是熱鬧。眼前的一幕,還原了思南的歷史文化,豐富了群眾的生活。
細雨霏霏,氣勢恢宏、保存完好的古寨鑲嵌在山間溪畔,襯著暖暖云霧、層層梯田、森林翠竹、清清溪流。人與自然的和諧,心靈家園的溫暖,匯成了流淌在我心中無邊的詩意。一處處蘊含著古老智慧的清代建筑藝術結晶,是奇思妙想、巧奪天工的匠心巨作,被籠罩田野的蒙蒙細雨和綿延千年的耕讀文化深深浸透,即使用盡世界上最華美的語言,也難以形容思南之行給我?guī)淼捏@喜與感動。
三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凝聚著思南人的鄉(xiāng)愁。在思南古城繁華的市井之中,林立著高墻深院。那高高的封火磚墻,深鎖著一個個神奇的故事。漫步在思南古城曾經(jīng)最為繁華的街道上,我有幸叩開那翹角飛檐的龍門,走進氣勢恢宏、雕梁畫棟的深深庭院,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周家鹽號”,亦稱“和順鹽號”。
這座商住兩用的鹽號最初的主人是周鎬璜,他于19世紀30年代出生在烏江下游的重慶龔灘。由于父母早逝,他在十幾歲時就獨闖思南。30年后,他功成名就,從眾多鹽商中脫穎而出。他本可衣錦還鄉(xiāng),富甲一方,但有一位賢惠秀美的思南姑娘打動了他的心,牽住了他回鄉(xiāng)的思緒。從此,周鎬璜在思南停下了漂泊的腳步,建造了這座豪華的宅院。
走進周家鹽號古老靜謐的高墻深院,只見古樸的四合院瓦房嚴整,正中庭院陽光如井,院落天圓地方,寬綽疏朗,廣植花木,綠意盎然。門額、柱礎、斜撐、窗欞上布滿蝙蝠、蝴蝶、魚、石榴、馬鹿、蜜蜂、靈猴等吉祥圖案,福壽雙全、四季平安、犀牛望月、野鹿銜花、梅蘭竹菊、龍鳳麒麟等木雕栩栩如生,風雅備至。再看那精美的漁樵耕讀木雕,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此刻,我仿佛看見水袖飄飄的小姐、喜氣盈然的公子緩緩踱步在雕花滿木的樓廊?;秀遍g,如同穿越到了百年前的思南。
光陰荏苒,在逝去的歲月里,自重慶涪陵到貴州思南,烏江古鹽道上的鹽號星羅棋布。千年的烏江,歷史上有360多家鹽號,僅思南一地就先后存在過70多家鹽號。時過境遷,昔日的鹽號燈火已經(jīng)黯淡無光,如今只剩下唯一的周家鹽號。這座保存完好、碩果僅存的古建筑成了黔渝線上最后的鹽號建筑,它是烏江千年歷史的見證。
庭院深深,誰人識滄桑?思南民居與周家鹽號那些久遠的故事,在當?shù)乩先藥е鴿庵厮寄峡谝舻闹v述中飄然入耳......
昔日鹽號的輝煌已經(jīng)遠去,留給我們的只有那些經(jīng)典的回憶。在我的眼中,傳統(tǒng)民居建筑是思南民間文化的承載空間,留存著大量的歷史資料、文脈記憶、藝術創(chuàng)造、生活方式與人情禮數(shù)。無論是鄉(xiāng)下的郝家灣民居,還是城里的周家鹽號建筑,無疑都凝結著思南人的心血和智慧。它們最樸實、最本真、最生活化、最富人情味,是承載思南鄉(xiāng)土文化記憶的根脈和靈魂。
沐千年文儒風,飲萬古山水情。和許多小城一樣,思南有著屬于自己的歷史故事、人文風情。思南人有著山外難覓的樸實與真誠,他們生命中的時光都與這山水、這村莊、這民居一同度過,他們在這片樸素而沉靜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桃花源般的俗世天堂。
這就是思南,當你徜徉在安化古街,在青磚黛瓦的屋檐下凝望那些斑駁的石刻與木雕時;當你隨手推開一扇古老厚重的木門,撫摸那褪色的窗欞和門楣時;當你走在狹長的街巷,踏著青色的石板路時;當你靜坐在古老的窗前,看斜雨飛燕,聽土家花燈時,心中所思的還是那千年的時光......
思南,真是一個夢,一個千年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