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正月中, 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jié)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jié)后“鴻雁來”“ 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此節(jié)氣,水獺開始捕魚了,人們將魚擺在岸邊先祭祀后食用;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因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貴州甕安過去有雨水節(jié)氣“回娘家”的風俗,這天出嫁的女兒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來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久不懷孕的,母親會為其縫制條紅褲子,穿在貼身處,據(jù)說這樣可以盡快懷孕生子。
驚蟄也是在春天的節(jié)氣,《月令 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nèi),常遭邪惡小人阻撓前程,會百般不順。為了自保,在驚蟄當天拜祭用紙繪的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毛黑斑紋, 口角畫有一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不再出口傷人,再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甕安過去驚蟄當天有“打小人”、驅趕霉運的習俗,人們還會燃香、燒艾草,熏居室內(nèi)外,以其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漸漸演變成驅趕霉運的習俗。
資料來源:甕安縣人民政府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