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瓦子街
福建上杭是客家民系成長的搖籃,在客家民系播遷發(fā)展中,是繼客家民系寧化石壁之后的另一個“祖居地”。從福建龍巖上杭出發(fā),向兩廣、兩湖、江西、四川、臺灣等地的后裔有千萬之眾。從族譜中可以看到,大量沒提到“石壁開基”的家譜,卻有關(guān)于瓦子街遷出的翔實記錄,其中就包括了朱德、郭沫若等后來入川的客家家族。
據(jù)統(tǒng)計,目前至少有74例27個姓氏的族譜或資料直接指向上杭的瓦子街。新世紀以來,不斷有來人、來信、來電上杭查詢“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瓦子鄉(xiāng)”。所有這些要求查找的人有族譜為證。
專家們從族譜中記載各姓氏遷出的時間上分析,瓦子街存在的時間應該在明朝的洪武至萬歷年間(1368—1619),地點就在上杭老縣城范圍的某一區(qū)域,也就是宋朝時的郭坊村。宋時,縣衙附近的北門街曾經(jīng)是繁華的商業(yè)街,百姓緊靠北門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筑房,燒磚燒瓦,就近取土?!皵啻u可用,碎瓦棄之”。人們在這片廢墟上天長日久地踩著,便成了“瓦子坪”(客家人口語中有“瓦子坪”的口頭禪),坪上又蓋起了民房,成為“瓦子巷”、“瓦子街”。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地名逐漸被新的地名取代。而逐步淡出了當?shù)鼐用竦挠洃?,而外遷的人們在追根溯源的傳統(tǒng)中,固化了“瓦子街”的淵源,當他們源著族譜溯本時,故鄉(xiāng)的人們只能茫然以對。幸好這些有心的客家后裔喚醒了祖地上杭的記憶。
居住在原縣衙附近的耄耋老人回憶,上杭城曾流行一種奇怪的“驅(qū)災辟邪”民俗:每年的農(nóng)歷八月十二至十五日,附近小孩成群結(jié)隊在坪里互擲瓦片以驅(qū)除“瘟疫”,常發(fā)生小孩被瓦片擊中流血,父母不但不予勸止,僅以香灰涂抹傷口,就讓孩子們繼續(xù)參“戰(zhàn)”。這種只有上杭才有的習俗,表明了和“瓦子街”的某種聯(lián)系?,F(xiàn)在在老城區(qū)一帶,人們在建房或挖掘宅基地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三尺以下的地里布滿了二尺以上的碎瓦層??磥?,“瓦”確實是上杭老城的一個重要符號。
時過境遷,上杭在新世紀的曙光中迎來了科學發(fā)展、跨越發(fā)展的機遇期。上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客家歷史和文化的挖掘、傳承,通過對古建筑、古文化的保護利用,使得瓦子街以嶄新的形式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走進瓦子街,就是走進客家悠久的歷史,走進客家祖地美好的明天。
《時雨記》碑
《時雨記》的作者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浙江余姚縣人。他少年時學文習武,在父親(王華,明成化十七年狀元)的教誨下,十分刻苦,學業(yè)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泵骱胫问辏?499年),守仁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后擢右僉都御史,續(xù)任南贛巡撫。因其“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于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卒謚“文成”公。
王陽明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來到上杭的,是因為要鏟除漳寇之亂,奉命駐扎在上杭縣城。他來上杭之后,做了二件深得民心之舉。第一件是建浮橋。他駐扎在上杭縣城之后,看到過往汀江極不方便,于是選擇了南門的一個渡口下方(即現(xiàn)在的陽明門附近)建橋,結(jié)果很快就在南門建起了漂亮的浮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陽明橋。他做的第二件大事便是為百姓祈雨。這年三月上杭恰逢大旱,這位富有仁愛之心的巡撫在任所察院行臺替老百姓祈雨。果然,“雨日夜,民以為未足,逮四月戊午班師,雨,明日又雨,明日又大雨,民乃出田?!保ㄍ蹶柮?middot;《時雨記》)應鄉(xiāng)紳之請,他欣然將行臺內(nèi)清風亭改為“時雨堂”,作《時雨記》。當他登上城南之樓,看到百姓出田插秧的歡騰情況,而賦《上杭喜雨》詩三首。當我們吟誦“山田久旱俄逢雨,野老歡騰且縱歌。莫謂可塘終擬險,地形原不勝人和?!边@樣的詩句時,不難想象,當時他是如何的興奮與激動。這也難怪,出師上杭,不僅順利地平定了寇亂,而且為百姓做了好事,可以說是“雙喜臨門”。王陽明雖然在上杭駐扎才短短的二三個月,但給上杭百姓留下的“仁政”卻是長久的。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上杭建文成公祠,祠內(nèi)置王守仁手書石刻《時雨記》碑以為紀念?!罢暼巳ズ蟆?,王陽明不是上杭最有“政聲”的官員,但他作為既有“政聲”又有重大成就的名人,卻是上杭歷史上獨一無二的。
太忠廟
太忠廟,又稱大忠廟,是為祭祀唐朝開元年間進士張巡而建的。太忠廟原先建在縣城東北處,明嘉靖二年(1523年)時被毀,直至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遷建于現(xiàn)址,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修。太忠廟有一幅震撼人心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為:千載睢陽留碧血;下聯(lián)為:萬家玉燭照丹心,橫批是:天地正氣。這幅對聯(lián)既寫出了張巡的英雄壯舉,又寫出世人對他的緬懷之情。
張巡(708—757)唐代河南南陽鄧州人,是“安史之亂”時期著名的英雄。安史之亂時,張巡誓死守衛(wèi)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qū)),屢次擊敗叛軍,后終因寡不敵眾,戰(zhàn)死于睢陽。安史之亂后,唐肅宗下詔褒贈其為揚州大都督,詔封為鄧國公。因他曾被詔封為御史中丞,故史稱“張中丞”。后人為紀念張巡,在各地為他建立祠廟。至今,臺灣許多居民仍供奉張巡像,并成立張巡研究會,出版各種研究著作予以宣揚傳頌。
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太忠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1929年9月下旬,當中共閩西特委、上杭縣委從廬豐遷入上杭城后,朱德等紅四軍領導就在太忠廟主持召開了紅四軍第八次黨代會(紅四軍第一次至第六次黨代會分別在湖南、江西召開;第七次黨代會在福建龍巖召開;第八次和第九次黨代會均在上杭召開)。會議討論了政治形勢、紅軍行動計劃和軍隊紀律等問題,并選舉產(chǎn)生了新的紅四軍前敵委員會。紅四軍“八大”為毛澤東回歸紅四軍和在古田召開的紅四軍“九大”奠定了思想基礎,創(chuàng)造了積極有利的條件。會后,紅四軍在上杭“分兵活動”,上杭縣由此組建了總工會,又召開了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成立了“上杭縣蘇維埃政府”,開創(chuàng)了“紅色政權(quán)”的新局面。
孔廟
上杭孔廟坐落在汀江河畔的縣城東門學坪,故稱學宮、儒學,又稱文廟,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迄今已有780多年的歷史。整座孔廟端莊雄偉,巍然壯觀,布局嚴謹,氣勢宏大。廟宇高閣飛檐,殿堂金碧輝煌,其建筑與雕塑技藝極為高超,有“古建堪稱‘世孤例’,宮體殿式臻造極”之贊譽。上杭孔廟系福建現(xiàn)存的歷史較悠久,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廟之一。2001年1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流芳坊
流芳坊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近500年的歷史。明王朝明武宗皇帝時,為了表彰明誥贈奉議大夫、南京戶部郎中吳谷用及其子南京戶部貴州清吏司郎中吳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樹,由時任地方官員建立,以昭示朝廷的恩榮。牌坊上有(恩榮)字樣,就是朝廷(皇帝)“恩賜榮譽”的意思?!傲鞣肌笔橇鱾鞣济诤笫?,即“流芳百世”的意思。從牌坊勒石上可看出,此牌坊于明清兩代經(jīng)吳氏后嗣(子孫后代)多次維修。牌坊上有“南京戶部貴州清吏司郎中吳湘”和“南京戶部郎中父吳谷用”等字樣,可見吳谷用與吳湘是父子關(guān)系。經(jīng)查考有關(guān)資料,吳谷用父子是勝運里湯湖(今屬上杭縣稔田鎮(zhèn))人;吳谷用,字時濟,封贈南京戶部郎中;吳湘,吳谷用之子,字茂泰(又茂參),明洪武年間薦科舉人,官至南京戶部郎中。
吳氏后嗣(子孫后代)為官者眾多,子孫輩就有14人被授予功名或擔任官職。也正是因為人才輩出,所以吳氏后裔也十分重視流芳碑帶給他們的榮譽。自明正德九年建造流芳坊后,曾進行過至少五次重修,分別為明萬歷二十九年由地方官員重修,清康熙、雍正、嘉慶和光緒年間由其裔孫進行過重修。
流芳坊的保存,說明至明代客家民系已在上杭形成相當影響,是上杭作為客家祖地地位的一個佐證。1984年5月,縣人民政府公布流芳坊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10月在紫金南路(瓦子街)改造時進行了重修。
客家擺大盤
擺大盤是客家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禮席。家里來了最尊貴的客人,招待時吃一盤菜,擺一盤菜,第二天派專人將擺盤菜送至客人家,讓客人全家分享。
擺大盤是客家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nèi)涵:(1)體現(xiàn)客家人對客人的最高禮節(jié)。您到我家做客,我要讓您全家都感受到熱情,在過去食物匱乏的時期尤為珍重。擺大盤主要選擇干菜類(便于送菜),數(shù)量為九盤,是數(shù)字中的最大數(shù),表達主人對客人的最高敬意。(2)體現(xiàn)客家人的美好愿望。每一盤菜,都有一個吉祥的名稱,如團團圓圓、五福臨門、福祿壽喜、天長地久、風調(diào)雨順、金雞報喜、年年有余等。(3)體現(xiàn)客家人的大氣和客家菜的特色??图胰搜缯埧腿硕加么笸?、大盤、大魚大肉、大圓桌,體現(xiàn)純樸、大方、熱情??图也酥v究色、香、味、形,通過擺大盤把客家菜的形展示出來。(4)體現(xiàn)客家人的天地人和理念。開席時,要請最尊貴的客人宣布開席。在宴席過程中要燃放三次喜炮,第一次是客人宣布開席時,第二次是端上大塊紅燒豬肉時,第三次是結(jié)束宴席時。燃放喜炮是表達對天地的敬意,讓天地知道,讓天地共享,讓天地高興,以實現(xiàn)天地人和、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 丘氏宗祠
“丘氏宗祠”坐落在上杭瓦子街解放路,早年為海內(nèi)外丘氏裔孫紀念客家丘氏開基始祖丘三五郎的宗祠。建于清嘉慶二十年,屬典型的清代古建筑,也是最具特色的客家古建筑之一。屬土樓圍屋式結(jié)構(gòu)兼有客家民居“三堂出水”的建筑風格。該祠占地約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連進四大棟,四周圍房,配房為二層建筑計100余間,如今該祠雖經(jīng)190多年風雨,卻仍保存完好。
同時“丘氏總祠” 也是清朝著名的抗日保臺愛國志士丘逢甲創(chuàng)辦“上杭縣師范傳習所”所在地。1905年,清末愛國詩人丘逢甲聯(lián)絡上杭舉人丘復等丘氏族人,在丘氏總祠創(chuàng)辦“上杭丘祠師范傳習所”,開國文、英文、算術(shù)、史地、植物等課程。在丘逢甲的倡議下,上杭黃坑崇德、中都忠實、忠恕,東溪立本各小學同時設立。曾是福建省最早的民立師范,是上杭歷史上第一所培養(yǎng)師資的學校,為興辦新學培養(yǎng)了骨干力量。
■ 丁狀元舊居:
丁狀元舊居位于瓦子街解放路,是明代古民居,現(xiàn)今大門口還掛著“丁狀元舊居”的牌匾。丁狀元名叫丁錦堂,字笏初,號福三,清上杭在城里(今臨江鎮(zhèn))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殿試中榮登辛未科欽點武狀元,成為清代福建省第一位武狀元。
公元1875年(光緒元年)授以振威將軍銜,任廣東南澳廳游擊,代理鎮(zhèn)守總兵官職務。身為海防重地軍事長官,他肩負重任,恪盡職守,任職16年,列強一直不敢侵犯南澳,保衛(wèi)了東南海疆安全,是客家的英雄。
■ 郭氏宗祠:
“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姓為上杭大姓,人數(shù)眾多,素有“郭半街”說法。郭氏宗祠建于明正德5年(公元1514年)。占地面積三千多平方米,祠址在瓦子街杭中路59號。門首鐫有石刻楹聯(lián):“開辟郭坊吾祖始,源流杭邑我家先”。
■ 中共上杭支部舊址:
中共上杭支部舊址位于學坪的常初堂擇日館。它建于清代,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占地30多平方米。1925年黨的四大召開后,為組建中共上杭地方組織,中共廣東區(qū)委、汕頭地委和中共廈門特支先后派遣共產(chǎn)黨員到上杭開展革命活動。1926年12月,共產(chǎn)黨員溫家福、雷三明、羅大準、吳梅林在學坪常初堂擇日館樓上開會,成立中共上杭支部,推舉溫家福為支部書記,歸屬中共汕頭地委領導。中共上杭支部成立后,積極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廣泛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共產(chǎn)黨的政治主張,編印進步刊物《上杭評論》,發(fā)展了一批新黨員。中共上杭支部的成立,為上杭傳播馬列主義,促進革命形勢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也使上杭成為汀屬八縣革命運動的中心。1986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資料來源:上杭縣人民政府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