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極富特色,其烹飪技術更是精美絕倫。作為中餐之代名詞,漢餐之豐富多樣與其自古尚農務本之習俗一脈相承。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素問》就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惫?、果、菜均為植物性食物,從而形成了與畜牧民族和西方民族不同的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的食物結構。換言之,漢族食俗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吃素”。但其選料和做法相當豐富。漢族食俗的又一重要特征是其烹飪既老道,又具備高超技藝,在色、香、味、形俱佳的特色中,“北人嗜蔥蒜,滇黔湖蜀嗜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清循類鈔》)。作為世界第一大族,遍布全國各地,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而形成風格迥異、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
其實,每個漢族地方菜系都融合了很多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菜肴特色。如北京菜,是融合滿、蒙古、回、漢等民族菜肴而長期發(fā)展形成的。一個主要的菜系,往往又派生出幾個分支,如粵菜就有廣州、潮州、東江等地方菜支系。中國的大菜系究竟有多少?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四大菜系說、八大(川、粵、閩、徽、魯、湘、浙、蘇)菜系說,加上若干民族菜系,其實可以列出二十個大菜系。目前所公認的有四大菜系,即川菜、魯菜、粵菜和蘇菜,其他比較著名的還有京菜、滬菜、閩菜、湘菜、浙菜、徽菜等。
“川菜”是四川菜系的簡稱,以成都風味為正宗,還包括重慶、樂山、江津、合川等地方菜。川菜選料講究,操作精細,品種很多,風味獨特,雞、鴨、肉類多,魚類較少。素以豆瓣醬、糟辣椒、花椒、紅油、蒜泥、陳皮、香醋為主要調味品??谖短攸c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煥發(fā)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主要調味方法有干燒、干煸、魚香、酸辣、椒麻、怪味、紅油等。傳統(tǒng)名菜有樟茶鴨子、香酥雞、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怪味雞、干燒魚翅、干煸鱔魚、魚香肉絲、回鍋肉等。川菜現已成為世界上普及最廣的菜系。
“魯菜”是山東菜系的簡稱,主要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發(fā)展而成。其特點是選料考究,刀工精細,調味適中,工于火候。烹調技法以爆、炒、燒、炸、熘、燜、扒等見長。調味中多咸、鮮、酸、辣、五香、醬香、蔥香、蒜香等味。色澤上講究明汁亮芡,擅長用糖色調色,故菜肴色彩鮮艷,多呈金黃色或棗紅色。傳統(tǒng)名菜有九轉大腸、湯爆雙脆、德州扒雞、奶湯魚肚等。
“粵菜”是廣東菜系的簡稱,由廣州、潮州、東江等地方菜發(fā)展而形成。其基本特點是選料精細,原料和調味品種類眾多。動物性原料除雞鴨魚蝦外,還擅長使用蛇、貍等野生動物。烹調技法上吸取了西餐之特長,擅長煎、炸、炒、焗、燉等??谖兑郧宓?、生脆、爽口著稱。傳統(tǒng)名菜:烤乳豬、鹽焗雞、脆皮雞、蠔油牛肉、豹燴三蛇等。
“蘇菜”是江蘇菜系的簡稱,由揚州、南京、蘇州等地的地方菜發(fā)展而形成。其特點是選料嚴謹,做工精細,配色協(xié)調,造型美觀、逼真。以烹制河鮮、湖蟹、菜蔬見長。烹調方法擅長燉、燜、蒸、燒、炒等,著重煲湯,講究原汁原味。風味特點是清鮮、滑嫩、爽脆,肥而不膩,淡而不薄。傳統(tǒng)名菜有蟹粉獅子頭、松鼠桂魚、荷包鯽魚、拆燴鰱魚頭、脆鱔、鳳雞、煮干絲等。
除上述四大骨干菜系外,還有清新細嫩、精致的浙菜,以烹制海鮮見長的閩菜,擅長燒、燉的徽菜,口味重于酸辣,擅長熏臘的湘菜,以淡水魚鮮取勝的鄂菜,以宮廷御膳聞名的京菜等,各具地域和人文特色。
筷子是漢族主要的就食工具。古稱“箸”或“挾”。用筷子吃飯挾菜既簡單又方便。漢民族雖然還沒有形成愛好奶食的習慣,但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是漢族的微型“牛奶”。特別是大豆加工成各式各樣的豆制品,如豆腐、豆?jié){、素雞、香干、腐皮、千張、油豆腐、腐乳、豆芽菜等,營養(yǎng)豐富,價廉味美,特色顯著。除豆腐外,粽子和月餅也是漢族的傳統(tǒng)食品。
西北和北方多部以面食為主食,南方和東北漢族則以大米為主食。漢族面食文化也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十分美味。在此權且羅列漢族風味“七大面食”:山西刀削面、河南燴面、四川擔擔面、北京炸醬面、武漢熱干面、蘭州牛肉拉面(也有清真系列)、陜西周王禮面(Biang-biang面理應上此臺面,只因書寫問題常常名落孫山罷。因為復雜難記,陜西人就編成口訣世代相傳:“一點撩上天,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刀鉤掛麻糖,推個車車逛咸陽”)。
大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還有饅頭、花卷、包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
至于漢民族節(jié)日食品,同樣豐富多彩。更將充足的營養(yǎng)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例如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qū)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征“年年有余”。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jié)的月餅,象征著親族團圓和生活幸福圓滿。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還有臘八粥,祝壽賀歲的壽桃、壽糕,婚宴上的喜酒、紅棗、花生等,都有特殊意義。
如今,餃子作為一種傳統(tǒng)食品,在中國各地都為人喜愛,而且根據地方特產不同,加入不同餡料的餃子也成了一大特色。隨著中餐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很多國際友人也感受到了餃子的魅力。
作為飲食文化之亮色,漢民族茶酒文化本欄另文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