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焦伊人,成人国产精品,日本强乱中文字幕42页在线,h片网站在线视频,级特大黄片视频影院一级欧美,日韩毛片在线观看,特黄视频免费看

您的位置:  首頁 > 民族文博 > 文博知事  > 詳細頁面

試論民族博物館的建筑 ——從設計到開館

來源: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作者:秦晉庭 發(fā)布時間:2017年08月17日 瀏覽量:

  【內容提要】博物館建筑,非常需要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系統(tǒng)地超前地牢牢把握建設工程的選址、設計與施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與進程。一座建筑,從被命名為民族博物館之日起,歷經申報立項、圖紙設計、土木施工、布展陳列,直至落成開館,數十年間乃至百余年間,它長期扮演著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標志、歷史豐碑、民族團結象征的角色。

  【主題詞】民族 博物館 建筑

  博物館建筑,并非普普通通的建筑,而是集綜合性、標志性、實用性為一體的特殊建筑。博物館建筑屬于公共文化設施,各界人士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參與其過程:作為為官一方的“政績”,黨政領導作為決策者舉足輕重;作為心血凝成的“作品”,設計者的聰明智慧處處顯示;作為博物館人的“家園”,使用者的精心打造方能使它更為聲名顯赫。要營造出一座令博物館界、建筑界以及社會各界滿意認可的博物館建筑,則是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完成的。

  縱觀古今中外,形成為博物館建筑的方式和途徑有多種多樣,一種是在故地舊址的基礎上復原而成,一種是根據博物館的功能利用舊建筑改建而成,一種是根據博物館的功能設計新建而成,近些年興起的生態(tài)博物館則是在原地現狀保護。所謂故地舊址復原,實質上是遺址類博物館的一種,如法國巴黎盧浮宮博物館、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博物院(也譯為冬宮博物院)、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一種復原式遺址類博物館。所謂改建類博物館,實質上是舊瓶裝新酒,如著名的巴黎奧賽博物館,原是一個廢棄的火車站,經改建而成為全球聞名遐邇的美術類博物館;中國黑龍江省博物館,原是一座舊商場,經改建而成為我國東北地區(qū)一座著名的省級博物館。所謂生態(tài)類博物館,實質上是遺址類博物館的一種,原地現狀保護的正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獨特的民族文化。所謂新建類博物館,是根據博物館的功能要求,從設計到落成開放,都是按照博物館的功能完成的。根據博物館的收藏、陳列類別又可分為歷史考古類、科技自然類、民族民俗類、美術藝術類等。

  民族民俗類博物館,一般包括以單一民族或以多民族的歷史、現狀、文化藝術為研究范圍的民族學、民俗學、人類學等多種博物館。本文僅僅為了敘述的方便,統(tǒng)稱之為民族博物館。民族博物館的建筑也有多種形式,一種是新建式,即根據民族博物館的規(guī)模、功能而設計建造的建筑,如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云南民族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一種是復原式,即按照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原建筑的規(guī)模和形狀進行復原式建筑,或將具有典型性的民族建筑拆遷而來復原式重建,也有新建式與復原式相結合而成的,如北京中華民族院、日本愛知縣“小小世界”人類博物館;一種是原狀保護的生態(tài)類博物館,如貴州梭嘎苗族生態(tài)博物館。

  博物館建筑工程的確定,往往是一代甚至幾代博物館人不懈奮斗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的結果。因此,博物館建筑,非常需要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系統(tǒng)地超前地牢牢把握建設工程的選址、設計與施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與進程。一座建筑,從被命名為民族博物館之日起,歷經申報立項、圖紙設計、土木施工、布展陳列,直至落成開館,數十年間乃至百余年間,它長期扮演著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標志、歷史豐碑、民族團結象征的角色。

  關于選址。民族博物館的館址,原則上應位于靠近市區(qū)、居民較為集中的社區(qū)的寬闊地帶,交通便利,環(huán)境幽靜,并且能夠預留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這些綜合因素應該成為選擇館址的首要條件。從理論上看,將館址選擇在人口密集的鬧市區(qū),空間相對狹窄,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利于民族博物館的今后的擴建和長遠的發(fā)展。當然,將館址選擇在遠離市區(qū)的遠郊區(qū),也不便于觀眾前往參觀。以首都北京為例,新建的中國民族博物館位于二環(huán)和三環(huán)之間,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是利大于弊的。

  在首都北京建立一座中國民族博物館,是幾代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中國民族博物館從籌建初期至今,包括館址的選擇在內,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時刻牽動著全國各界專家和各族群眾的心。據中國文物報報道,國家民委與北京市崇文區(qū)人民政府已舉行中國民族博物館建設用地簽字儀式。中國民族博物館館址選定于北京市崇文區(qū)天壇公園北門附近的黃金寶地,占地2.1公頃。建設方案已著手制訂,初步意向該館的建筑面積在6萬平方米①。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民族文物搜集收藏、陳列研究的民博工作者,看到這個喜訊,真是喜上眉梢,奔走相告,盼望已久的中國民族博物館終于有盼頭了。在興奮之余,又有一些揮之不去的思慮久久盤踞在心頭:一是2.1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相對狹窄,與籌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民族文化宮的占地面積不相上下。眾所周知,民族文化宮立項上馬的時候,正是國民經濟相對緊張的時候,國務院關于修建民族文化宮的批復中明確指出“工程總概算連同拆遷費用在內應當控制在700萬元以內,不要突破。”而今將近半個世紀過去了,即將開工建設的中國民族博物館的占地面積僅與已年屆知天命之年的民族文化宮的占地面積基本等同;二是與一些新建的省(自治區(qū))級民族博物館的占地面積相比都小許多。三是館址選擇在二環(huán)以內的黃金地段,必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約,正因為館址選擇在寸土寸金的天壇附近,不可能將占地面積再擴大,因此,對于日后的續(xù)建、擴建工程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將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

  關于設計。 民族博物館的設計,可分為外觀設計和內部結構設計兩個部分。從設計理念上,首先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應該也不能夠盲目追求什么“新、奇、特”,必須堅決反對不顧客觀實際的鋪張浪費。其次應遵循集思廣益的原則,不應該也不能夠僅僅是建筑設計專家的苦思冥想,必須堅決克服不傾聽各方意見的閉門造車。民族博物館的設計,不僅僅是建筑設計專家的別出心裁,而更應該是包括使用它的民族博物館各方面專家集體的嘔心瀝血。只有不斷疏通渠道,加強建筑界與主管單位的溝通,加強建筑界與博物館界的溝通,邀請多方面的專家參與論證,集思廣益而形成的集體勞動成果,才能經得起現實的歷史的考驗。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一流的博物館建筑,才能造就一流的建筑設計專家。近些年來,在博物館建筑過程中存在一種所謂“交鑰匙工程”的現象,從圖紙設計到土木施工,只有建筑設計專家的單方面的閉門造車,而博物館建筑的真正使用者——無論收藏者、陳列者,還是研究者,處處無可奈何,只能望樓興嘆隨遇而安了。面對如此“苦果”,博物館人只能自己獨吞了②。請問,這種歷史的悲劇還能再繼續(xù)下去嗎?

  作為博物館建筑的設計師,當今首推世界著名建筑設計師貝聿銘坐頭把交椅。貝聿銘之所以著名,并非僅僅有淵博的知識,而在于他有廣闊的胸懷。20世紀80年代設計的巴黎盧浮宮改擴建方案,盡管遭到了來自各方面的非議,但獲得了由15位聲名卓著的博物館館長組成的專家委員會中的13位的首肯,貝聿銘不懼非議,其自信源于專家委員會的支持。本世紀初新蘇州博物館的設計,對于年屆85歲高齡已退休12年之久的貝聿銘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但他勇敢地接受了這個挑戰(zhàn)。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他將征求文博專家的意見納入了程序之中。而且向市民公示了新博物館設計方案和模型,公開征求市民的意見。這種廣闊的胸懷,正是一流的建筑設計專家才具備的,也恰恰是成就了一流專家的必備理念。

  據說,在國際建筑設計界流傳一種說法,設計一座博物館是每一位建筑師的夢想。因為博物館建筑具有經典性、紀念性和永久性特征,往往成為建筑大師的代表作。而在我國建筑設計界,對住宅、商廈、飯店、寫字樓、機場、車站等建筑的關注多于對博物館的研究。許多建筑師往往高產建筑“作品”,但終其一生也很難承擔一座博物館的設計。而有幸承擔了博物館設計的設計師,又有幾人成為了一流的建筑設計專家呢?又有幾人的作品能成為代表作呢?形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恐怕不是專業(yè)知識的缺乏,而在于設計的理念和胸懷的準備不足上。

  在中國博物館界,關于建筑的設計與使用的的關系,有一種通俗的比喻即“腳丫與鞋子”,建筑設計與博物館各為一方,究竟是誰服從于誰呢?所謂的“交鑰匙工程”,即是“腳丫服從于鞋子”的關系,建筑已施工完畢,生米已經做成熟飯,使用者只剩有無條件服從的權利。而蘇州博物館新館從選址到設計,無論理念還是程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從選址上看,是蘇州市政府的行政行為,但多次廣泛地聽取文博專家的意見,文物部門發(fā)揮了當家作主的作用;而從設計上看,盡管是世界一流的建筑設計大師的“封刀之作”,但文博專家的積極廣泛地參與,反復論證,對博物館的建筑形式、功能和定位的和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民族博物館從圖紙設計開始,民族博物館的收藏專家、陳列專家、研究人員一定要積極參與,認真討論,對陳列大廳、文物庫房的溫濕度、朝向、高度、間隔、使用面積,以及樓層、路徑、運輸、樓梯、電梯等各個方面作出書面意見,請建筑設計專家參考和采納③。

  博物館設計必須遵循建筑設計的科學規(guī)律。違背科學,違背規(guī)律,隨意確定某年某月某日完工開館,因而不得不“邊設計邊施工”的歷史悲劇,是勞民傷財的,教訓也是沉痛深刻的,后患也是無窮的。按照一般的建筑設計要求,普通建筑使用年限為50年,而博物館的使用年限應該在100年以上。據報道,20世紀90年代北京一座非常有名的專業(yè)博物館,投入使用不到15年就成為危樓。在人們的記憶中,該工程曾獲得“國優(yōu)特別魯班獎”。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地基出現不均勻下沉,85%以上的地板與墻體已經出現貫通性開裂,承重鋼梁斷裂,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出于安全考慮,不得不停止承辦展覽和接待觀眾,全館人員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向這座危樓告別。專家認為,從裂縫分布看,絕大多數與外墻垂直的內隔墻上均有自上向下、沿45度角走向的斜裂縫,最大寬度達到0.8毫米。這說明地基有明顯的不均勻沉降,無法撐起“上層建筑”。建筑結構設計不合理。據記者調查發(fā)現,該工程在建設初期就存在隱患?!坝捎陂_工較晚,設計也倉促”, 為了趕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完成工期開館,“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出現修改,因而設計變更洽商較多?!薄斑呍O計邊施工”的操作方式以及建筑市場的不規(guī)范,都為這座博物館的安全隱患埋下了“定時炸彈”。根據建筑學的一般常識,造成建筑體地基不均勻下沉主要是因為地下黏土層不能承載樁基的重量,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建設質量問題,二是設計問題④。一座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是幾代人向往的公共場所,百年大計,不得兒戲,馬虎不得。

  關于功能。 博物館建筑最重要的是功能。博物館建筑的功能,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多功能的。博物館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陳列展覽,同時,還應該包括滿足觀眾參觀需求的休息場所、購物商店、書店、餐飲店、兒童活動場所以及供研究、查閱資料的圖書館等公共設施。目前,在我國博物館建筑設計上存在著只求外觀特色,不顧客觀實際功能的現象。在功能的設計上,建筑師的意愿占據了主導地位,很少或基本上不考慮博物館的實際使用功能。

  關于外觀特色。民族博物館建筑既要考慮民族特色,也要考慮時代特征。20世紀50年代的“十大建筑”,五十多年過去了依然是首都北京的標志性建筑,至今仍使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設計新穎,風格迥異,獨具特色。究其緣故,就是凝固濃縮了時代特征、民族特色。其中既有平頂式,也有傳統(tǒng)的大屋頂;其中既有單幢高層建筑,也有群落式建筑、庭院式建筑。各種建筑形式,已成為現代城市建筑普遍采取的形式。就是當年被眾口贊頌的白墻綠瓦,也廣為使用不再新鮮。盡管如此,獨具特色的風格,依然熠熠生輝。

  據報道,創(chuàng)刊于1917年的美國著名刊物《福布斯》曾于2002年評出了世界十大“最丑”建筑,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耗資巨大且外觀丑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多年來,在中華大地上不同風格的博物館建筑拔地而起。毋庸諱言,良莠不齊,在欣賞“美”的博物館建筑的同時,“丑”的博物館建筑也能映入人們的眼簾。在國慶30周年時首都北京曾評選過最佳建筑。那么,“功能最差”、“外觀最丑”的建筑也不妨評一評⑤。

  我國博物館的建筑有群落式、庭院式、組合式等種類。中國人自己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就是群落式。民族地區(qū)的著名建筑也多為群落式,如藏傳佛教、伊斯蘭教、道教的宗教建筑多為群落式。群落式建筑的特色是便于擴建,根據功能的不同而設計方位和朝向、高度和規(guī)模。民族博物館采取群落式建筑,不僅從外觀上雄偉壯麗,而且便于完善博物館的搜集收藏、陳列展覽、科學研究、教育服務、交流等不同功能,更為重要的是便于博物館不同功能、不同部門的管理。武漢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的建筑,按我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構建,依山就勢隨自然地貌分布為3個內院和5個分類展廳,群落式與庭院式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關于內部結構。當代建筑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定律,即“造型服從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 內部結構,既要考慮大型陳列展覽,也要考慮中小型陳列展覽。展廳的開間與分割,既要有靈活性,又要有固定性。陳列展覽樓、文物庫房樓、研究辦公樓、行政管理樓以及圖書館、講演室、會議室、兒童活動室、綜合服務樓、購物商場等不同功能的設施之間,最為理想的是既有聯系又有分割,既是一個整體又各自獨立,既不能相互混淆又不能相互分離。博物館的獨特功能將這些不同的設施之間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同時又靠建筑的巧妙設計將這些不同的設施分隔開來。

  關于規(guī)模。一座民族博物館的規(guī)模,究竟以多少占地面積和建筑面積為標準呢?迄今為止,尚未有如此標準的出臺。以我國省級民族博物館為例,截止到20世紀90年代中末期,占地面積一般在1.7萬至3萬平方米之間,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左右,占地面積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區(qū)博物館和云南省民族博物館,分別為5.4萬平方米和13萬平方米(200畝)。西藏博物館占地面積約5.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25萬平方米。

  

  西藏博物館外景

  整個館區(qū)由主館區(qū)、民俗村、辦公及生活附屬設施三大部分組成。整個工程分為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包括主館及文物倉庫、配電房等,二期工程包括民俗村、辦公及生活附屬設施。

  邁入新世紀的近十年來,新建的省市級博物館,約有近20座,除上海、北京、天津3個直轄市外,省級博物館無論占地面積還是建筑面積都在成倍地甚至成10倍地增長。如海南省博物館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60畝),陜西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近7萬平方米,河南博物院占地面積10.4萬平方米,山西省博物院占地面積11.2萬平方米(168畝),尤其是同類型的廣西民族博物館令人關注。廣西民族博物館占地面積達9萬平方米(130畝),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8千平方米,整個館區(qū)設公共服務區(qū)、露天展示區(qū)、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業(yè)務與行政管理區(qū)、后勤服務區(qū)等5個功能區(qū),內部設有高科技電影廳、多功能會議廳、文物標本觀摩室、專題圖書館等。作為國家級中國民族博物館僅有2.1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的確顯得很小了,太少了,需要三思而后行。盼望還有擴張的可能性。

  

  廣西民族博物館外景

  盲目攀比是應該堅決反對的。在本文作者看來,一個博物館規(guī)模的確定,應該以承擔的任務、研究的范圍、發(fā)展的方向等諸多因素作為前提。作為一座單一民族的縣級民族博物館,與一座多民族的省級民族博物館是不能相提并論的;作為一座以全國56個民族為研究范圍的國家級中國民族博物館,無論占地面積還是建筑面積都是不能小于一座以數個或10余個民族為研究范圍的?。ㄗ灾螀^(qū))級民族博物館的,否則,將是與一座以全國各民族為研究范圍的國家級中國民族博物館的職責、地位不相稱的。規(guī)模是與定位相輔相成的。據報道,作為一個擁有國土面積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國民人口十三億的國度,改擴建后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建筑面積將達到15萬平方米,是原有面積6.5萬平方米的兩倍還要多。再看國際上一些民族博物館的占地面積,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占地面積4萬余平方米,經兩期6次施工建設建筑面積達4萬4千多平方米;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占地面積1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4萬平方米,中庭及其露天空間3.5萬平方米;日本愛知縣“小小世界”人類博物館是一個既有室內陳列又有樓天展覽的別具一格的民族博物館,占地面積達123萬平方米。由此可見,占地面積是規(guī)模大小的顯著標志之一,二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關于工期。民族博物館的建筑是一期完成好,還是分期完成好?在目前博物館界尚無定論。作為一座中小型縣、市級民族博物館而言,一期完成較好,省去許多不斷施工、到處灰天處地的麻煩。而作為一座省級、國家級民族博物館而言,分期完成則利大于弊,對于彌補不足,改正缺點益處多多。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從開館以來,一期工程的第4展示場、講演廳等設施分2次相繼完工,之后,至1993年二期工程的第8展示場、特別展示場、書庫、共同研究樓等設施又分3次相繼竣工。由此可見,一座大中型的民族博物館,是要經過若干個工期不斷地努力才能逐步走向完善的。

參考資料:

 ?、倮铑隆兜ぶ榘罕汲鱿袊褡宀┪镳^建設用地簽字儀式》2009年8月12日《中國文物報》(第一版)。   

 ?、?李耀申《營造令人滿意的博物館建筑》 2003年6月1日《中國文物報》

 ?、?孫秀麗 朱威 《蘇州博物館選址之爭》詳見《文物天地》2004年第2期。

  ④ 劉廣 汪涌《中國體育博物館竟是豆腐渣工程》參見2005年7月13日《深圳商報》。

  ⑤  王曉京 《福布斯》評出十大“最丑”建筑》參見2002年5月23日《北京青年報》。

 ?、?王莉《努力地工作著 快樂地犯錯誤——中國博物館建筑批判》詳見《文物天地》2002年第1期。

 ?、?黎先耀 張秋英《世界博物館大觀》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

 ?、?胡駿《博物館縱橫》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3月版。

  寫于2005年7月

  改于2009年11月

  選自:《中國民族文博論文集(第三輯)》

上一篇:
下一篇: